朱玉梅:从材质到云端,“数”造家居科技护城河|劳模榜样 白云力量
编者按
劳动铸就梦想,奋斗书写华章。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白云区总工会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分社联合推出“劳模榜样·白云力量”风采展示系列报道,聚焦白云区10位荣获全国、省、市劳动模范称号及“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人物。
他们之中,有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匠心工匠,有勇攀技术高峰的创新先锋,有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奉献者……尽管岗位不同、故事各异,但他们以平凡的双手创造不平凡的成就,用汗水和智慧诠释了“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强音。
即日起,南方+推出《劳模榜样·白云力量——向白云区优秀劳模代表致敬》系列报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白云的辉煌篇章,敬请垂注!
视频加载中...
朱玉梅:从材质到云端,“数”造家居科技护城河
在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办公大楼里,有一间略显拥挤的办公室,堆满了各种材质样本和设计图纸,这里是朱玉梅的“战场”,她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
作为厨卫及阳台柜产品规划与研发部的平面设计师,她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三个春秋,以勤奋敬业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白云劳模”,为欧派家居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橱柜研发背后的“数据大脑”
走进欧派家居的研发部门,一股浓厚的创新氛围扑面而来。设计师们或低头沉思,或热烈讨论。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中,朱玉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她的办公桌旁堆满了各种橱柜材料的样本,从细腻的木质纹理到坚硬的金属材质,每一样都经过她的精心挑选和记录。“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与这些材料打交道,把它们变成消费者喜欢的橱柜产品。”朱玉梅说道,自2012年入职欧派家居以来,她便一头扎进了橱柜产品的研发领域。
为了准确掌握每一种新材料的特性,朱玉梅常常需要亲自到工厂进行实地考察。摄影工作室成了她的第二个“战场”。

“每年新增200多种材料及工艺,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新材质、新工艺的信息整理好,让销售终端的同事们能第一时间掌握。” 朱玉梅一边说着,一边扛起一块近10斤重的板材走进摄影工作室。打灯、换背景、调整角度,她熟练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
拍摄完成后,她又迅速回到办公桌前,用软件修图抠图,仔细记录下材料的每一个细节。“这不仅仅是拍照那么简单,每一个材质都有它独特的属性,比如颜色、纹理、耐磨性,等等,我需要把这些信息都准确地记录下来,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朱玉梅认真地说道。
她办公桌上的几本关于工程橱柜质量指南的册子,就是她多年来工作的成果之一。每年,她都要编制 10 多本这样的专业工具书籍,助力集团员工学习转化橱柜产品工艺技术及价值,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
“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每当看到自己编制的各品类橱卫产品技术宣传手册能助力商场导购设计师快速学习集团新品工艺,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朱玉梅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橱柜产品的工艺技术,还成为了欧派橱柜的“数据库”。
信息化转型的“幕后推手”
在欧派家居的快速发展中,朱玉梅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更是一名创新的“幕后推手”。
除了在产品创新上取得显著成绩外,朱玉梅还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前,欧派家居集团开始布局全集团信息化,朱玉梅成为了这个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她负责将传统的纸质书籍转换成电子信息化资料,并搭建了 MTDS 系统(电子画册系统)。“这个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它能够实现工艺资料的便捷查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朱玉梅介绍道。
朱玉梅承担了橱柜线所有样品图片及相关配置信息的导入、核验及定期更新维护等工作。这项工作不仅烦琐复杂,而且需要极高的责任心和耐心。但朱玉梅没有丝毫怨言,她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完成了这一任务。

“最开始的时候,我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就是为了完成数据的导入和核验工作。”朱玉梅回忆道。她一个人承担了橱柜线所有样品图片及相关配置信息的导入、核验及定期更新维护等工作。样品总体量近300套,每套又涵盖七大品类及相对应的小品类,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眼下,欧派家居形成了多元化产业格局,业务涉及全屋定制、木门、卫浴等多个领域。2025年进一步整合橱柜、衣柜、木门、卫浴四大品类,朱玉梅需要短时间内掌握新品类工艺并精准输出。这对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光是2025年第一季度,就已独立完成8本书籍(共2000多页)的宣发资料。
“关关难过关关过,撸起袖子加油干!看到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朱玉梅笑着说。
朱玉梅的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也为同事们树立了榜样。在她的影响下,欧派家居的研发团队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团队协作精神。
从“数据大脑”到“幕后推手”,朱玉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她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地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欧派家居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统筹 黄楚旋 谭超
文字 钟晓宇
视频拍摄 钟晓宇
视频剪辑 程钰琳
海报设计 招凤仪
【作者】 钟晓宇;程钰琳;招凤仪;谭超;黄楚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榜样的力量】“蘑菇大王”李彦增:四十年匠心筑梦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在豫中平原的沃土上,一位与蘑菇结缘四十载的共产党员,用科技创新与实业报国的赤子之心,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彦增,以“让中国菌业走向世界”为使命,带领团队突破多项技术壁垒,将小蘑菇打造成年产值超百亿的富民产业,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人物。今天的《榜样的力量》专栏,让我们走进李彦增,了解他与小小菌菇的深厚情缘。
在世纪香食用菌产业园的菌菇车间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认真观察菌菇长势的李彦增,鲜艳肥美的榆黄蘑、华丽神秘的“阿凡达”、通体洁白的白灵菇……介绍起自己种植的小蘑菇,他神采奕奕。谈及与小蘑菇的情缘,李彦增感慨万千。1984年,22岁的李彦增怀揣着“科技兴农”的理想投身食用菌产业。面对当时国内菌种退化、栽培技术落后的困境,他带领团队开启自主创新之路。自开展平菇菌种选育工作以来,河南世纪香食用菌良种联合攻关项目组通过近百个实验和选育,推出了以‘阿凡达’等为主的平菇新品种,打开了多彩平菇育种工作的新天地。
通过不断科技创新,白灵菇育种生产加工出口位居世界首位,产品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发生一起质量问题和违约事件。产品荣获全国特色产品博览会金奖,第8-19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世纪香公司发展成为了集食用菌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科技开发型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十强企业,全国食用菌优秀龙头企业,河南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AAA工业企业。
“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才是富。”这是李彦增常讲的话。为带富群众,他多年来探索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把世纪香打造成前方市场与后方生产农户紧密相连的科技开发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省级产业化集群,并辐射和吸纳了许昌市及周边近6万人从事食用菌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工作。以前在外地务工的吴鑫一直工作不稳定,现在在家附近的厂房上班,每月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能工作生活两不误,她十分满足。
2017年5月,当建安区食用菌产业扶贫决策一出,李彦增就坐不住了,立即投入800多万元在建安区12个乡镇20个贫困村建成228座食用菌连栋温室和大棚。这期间,李彦增还先后亲自为20个村800多人进行了多期食用菌技术培训。贫困户通过土地出租、务工、分红等方式增收脱贫,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带动了32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同时他无私的把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全程技术服务推广应用到国内外,使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许昌市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建安区被命名为“河南省珍稀食用菌之乡”“河南省十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县”。
企业担当显大爱,回馈社会暖人心。李彦增始终心怀感恩,将回馈社会作为首要使命。自2020年起,他三次向抗疫一线及洪灾灾区捐赠价值超百万元的抗疫产品,为守护生命防线和灾后重建贡献力量。同时,他积极投身教育公益,在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设立“世纪香奖学金”,助力学子成长成才。此外,他持续关注民生福祉,为革命老区捐款、优先安排残疾人和军烈属就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李彦增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四十载初心如磐,新征程再谱华章。从青丝到白发,李彦增用四十年光阴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如今,62岁的他正带领团队攻关菌类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筹建国家级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他说,"要让中国菌业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这位"蘑菇大王"的科技报国之路,仍在续写新的传奇。
记者/晓宇 亚恺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相关问答
“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___。_作业帮
[最佳回答]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为什么说方舟子用科学打假堪称楷模?
堪称全球奇葩,真正的打假“伪斗士”他是全球“第一个跨界博学“打假伪斗士”他是中国第一个留美五年,却又放弃我国国籍,加入美国的生物化学博士他是留美生...